今天放送的文章,要解决的是买射灯的效率和效果之间的关系,说再直白点,如果想效果好,尤其led灯具功率要高点。
家装筒射灯也要在10W以上!
商业零售行业展示的射灯普遍得35W以上!
2B设计师和卖灯的“鸡血促销”没有理论实践,能不信就不要信了!友情提示,前方大坑!
先来看张图:
根据上面的光谱光效率曲线(视见函数),明视觉下,人眼对 555nm 绿色光线的感觉最为敏锐。值得注意的是:当555nm绿光的辐射功率为1W时,发出的光通量是683lm,这时1W的功率产生的光通量最大,也就是说1lm相当于1/683W,这是产生1lm光通量所需要的最小功率。
我们可以看到,如果要求光效高,则光源的辐射波长需要尽量向555nm集中。但显色性的要求则是需要光源的辐射波长分布在各个波段。SO。。。desnie!也就是要力求避免偏绿渲染过头的,照顾其他多种颜色需要尤其红色。。。那就必须取舍,高效?显色?不可兼得!
我们再来看这一对冤家:光的利用效率和舒适度。从光的利用效率而言,我们希望所有的光线可以直接用在工作面上,但是从舒适性而言,我们却喜欢空间里弥漫着光线(无论是均质光线还是更有趣味性的亮度分布)。
手电筒,自然界?你又处在了十字路口......
好吧,好多友友还是说看不懂,那下面只好通过不那么准确的比喻来表达(指导)真相了。
比如led的显色性是化妆,是靠抹“腻子粉”或者好听点是“粉底”,要想显色好,就得照顾视觉习惯和各种颜色的表现,那就得多抹点!那就肯定耽误了效率利用;
而舒适性呢,那就得散开,弥漫,二次光学就是干这些的!二次光学(反射透镜导光遮眩。。)也要耽误一些效率。
稍稍明白了?好的,目的是买led的时候不要太贪心效率,贪图整灯效率的高数据,必然会(几何倍)增加成本或者(几何倍)的效果差,无论商业还是家装,现在对效果都相当重视,不要弄出奇葩呵!
【行情分析】
市面上的行情,按CRI评价标准下(是的,还有其他标准,并且结果差异很大)的led-COB芯片高显色80+的,主流价格在5毛到1元,效率呢80-100lm/W,注意只是芯片的哦。
那么10-15W的芯片就是10元,按照一个“健康的”灯(详见KLJ其他文章里给出的射灯成本分析)给芯片留25%的预算,那么整灯价格要在50-100元左右,太高,你出了不少附加值,太低,你们谁信呵!整灯输出的光通量有效其实也就600-800lm,效率换算也就60-75吧!
同理再来说说商照正常使用的35W左右的led-COB射灯:
其实35W做商业照明(办公照明、酒店照明、珠宝照明、服装店照明、化妆品照明)展示,还是不太够的,按照计算保持高显色性80+的话,最后的出光光通量才2-3000lm,然而45W以上的大功率高显芯片还无法得到成本合适的应用。但在视觉上,因为led光线“较硬”的特性,2-3000lm已经从视觉习惯上达到35W金卤灯或50-70W卤钨射灯的水平,所以购买成本200+是够实惠的,,,不过冒似这个价格,仍然会被认为“贵了”,无语...